Leave Your Message
豬病專題:豬鏈球菌病
產業解決方案

豬病專題:豬鏈球菌病

2025年2月15日

概述
豬鏈球菌病是由多種致病鏈球菌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,可導致豬腦膜炎、敗血症、心內膜炎、關節炎和肺炎等症狀,主要表現為發燒和嚴重毒血症。在極少數情況下,此病可導致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徵,若不及時診斷和治療,死亡率很高。

病原
豬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、鏈狀、不運動的球菌,無芽孢,但有莢膜。它是一種兼性厭氧菌。

流行病學
鏈球菌在自然界中分佈廣泛,豬極易感染。人類和其他動物也可感染。此病全年均可發病,秋季為高峰,所有年齡層的豬隻均可感染。然而,新生仔豬和哺乳仔豬的發生率和死亡率較高,常表現為敗血症或腦膜炎。在種豬和妊娠母豬中,病例常表現為化膿性淋巴結炎。
受感染的豬(包括亞臨床帶因者)會排出病菌,並經由口腔、鼻腔或皮膚傷口傳播。此病在豬群內局部逐漸傳播。

qewqsd  asdqw.png

病理

  • 急性敗血症:器官出現充血、出血、心包膜積水、脾腫大和漿膜纖維素性發炎。
  • 腦膜炎:腦膜充血、出血,腦脊髓液增多,含膿性,化膿性腦炎。
  • 關節炎:關節腫脹,滑液混濁,軟骨壞死,周圍組織出現化膿病灶。
  • 淋巴結炎:淋巴結腫大、堅硬,並有膿瘍和膿性分泌物。

臨床症狀
潛伏期持續1-3天,有時更長。症狀分為四類:

  1. 急性敗血症:高熱(41.5~42℃),嗜睡,食慾不振,結膜發紅,流鼻涕,呼吸急促淺淺。部分病例耳部、四肢、腹部出現紅色或紫色斑點,1~4天內死亡。
  2. 腦膜炎型:高燒、共濟失調、轉圈、磨牙、划水和昏迷。
  3. 關節炎型:關節腫脹、疼痛、跛行、站立困難。病程2-3週。
  4. 化膿性淋巴結炎:常見於下頷淋巴結、咽部淋巴結和頸部淋巴結,引起腫脹、疼痛和膿瘍形成。膿腫破裂會排出濃稠的綠色膿液,但很少導致死亡。

控制和治療

  1. 治療
    • 隔離患病豬隻,並依疾病類型進行治療。引流膿腫,並以3%過氧化氫或0.1%高錳酸鉀消毒。
    • 對於敗血症和腦膜炎,儘早使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:
      • 青黴素(每劑 400,000–1,000,000 IU)每日肌肉注射 2-4 次。
      • 慶大霉素(1-2 mg/kg),肌肉注射,每日兩次。
      • 乙醯螺旋黴素(2.5-10 mg/kg)肌肉注射,每 12 小時一次,連續三天。
      • 其他有效的抗生素包括頭孢噻肟、頭孢唑林、阿莫西林、氟苯尼考或TMP+磺胺類藥物。
  1. 預防
    • 加強豬群管理,減少壓力。控制藍耳症(PRRS)、圓環病毒等併發疾病。隔離感染豬,並用1% Roxycide徹底消毒。
    • 疫苗接種:
      • 給 60 日齡以上的豬注射以氫氧化鋁為基礎的疫苗(5 毫升),每年重複一次。
      • 減毒活疫苗:皮下注射1毫升或口服(4毫升),可提供六個月的免疫力。
    • 可以使用預防性抗生素,例如四環素類或其他列出的藥物,持續 4-6 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