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病專題-豬小病毒
2024年12月12日
豬細小病毒 (PPV) 可導致豬隻生殖障礙,其特徵是感染的母豬(尤其是初次配種的母豬)產下木乃伊胎、死胎、畸形胎和虛弱仔豬。偶爾也會出現流產,而母豬本身通常不會出現臨床症狀。在某些情況下,它還可能導致公豬和母豬不孕。
病原:豬細小病毒 (PPV) 屬於細小病毒科 (Parvoviridae) 和細小病毒屬 (Parvovirus)。病毒顆粒呈圓形或六邊形,無包膜,直徑約 20 奈米,含單股 DNA。此病毒耐熱性強,在 40°C 下保持穩定,耐酸性和鹼性條件,在 pH 3.0–9.0 下保持穩定。此病毒可耐受乙醚和氯仿等脂質溶劑,但可在 5 分鐘內被 0.5% 漂白水或 1%–1.5% 氫氧化鈉滅活。
流行病學:PPV 廣泛分佈於全球豬群中,所有年齡、性別和品種的豬隻均容易感染。它可以局部性或散發性爆發,尤其在未感染豬群中可導致急性爆發,造成嚴重的繁殖問題,例如流產和頭胎母豬死胎。感染的公豬和母豬可經由胎盤將病毒傳染給胎兒。該病毒也可在死胎、木乃伊胎、活仔豬和子宮分泌物中發現。感染的公豬在 PPV 的傳播中扮演重要角色。在急性感染期,病毒可經由各種途徑排出,包括精液。受污染的豬圈也是 PPV 傳播的重要來源。
症狀:懷孕母豬如果長期未能成功配種,可能會出現流產、死產、木乃伊胎和不孕等生殖障礙。其他感染該病毒的豬隻可能不會有明顯的臨床症狀。豬群中此病的爆發通常與臨床症狀有關,例如木乃伊胎數量增加、產仔數減少、難產和反覆配種。如果在懷孕早期(30-50 天)感染,胚胎可能會死亡或被吸收,導致不孕和發情週期不規則。如果在懷孕中期(50-60 天)感染,胎兒死亡會導致木乃伊胎。在懷孕晚期(60-70 天及以後),具有免疫能力的胎兒可能存活並發展成為終身病毒攜帶者,但它們可能仍然處於感染狀態。母豬感染此疾病的唯一明顯跡像是懷孕中期或晚期胎兒死亡,吸收的胎液會減少母豬的腹部大小。


病變:主要病理變化發生在胎兒,表現為充血、水腫、出血、體腔積水、脫水(導致木乃伊化)、壞死等。
預防和治療:
1.使用Roxycide消毒液消毒,可以殺死病原體。


2.加強種豬引進檢疫工作,對新進種豬進行隔離觀察及疾病檢測,確認無病後方可進行免疫接種及飼養。
3.實施結構化免疫計劃,在養殖前1個月對健康和推定健康的豬進行滅活疫苗免疫。
4.肌肉注射黃耆多醣溶液,每日2次,連用3~5天。
5.延遲分娩的母豬,注射前列腺素來引產,防止胎兒腐爛、子宮感染和不孕症。
6.心臟功能較差的豬,使用強心藥物,對脫水的豬,提供靜脈輸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