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產養殖常見寄生蟲疾病
2024年9月25日
在水產養殖中,寄生蟲病是影響魚類健康和養殖效率的主要問題之一。寄生蟲不僅會阻礙魚類的生長發育,還可能導致嚴重疾病甚至死亡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寄生蟲疾病及其特徵。

1.錨蟲病 錨蟲是一種橈足類寄生蟲,其生命週期複雜,從卵到成蟲需要多次蛻皮。它附著在魚體表面,雌蟲用頭部刺穿魚體,其餘身體部位則暴露在外。最初,錨蟲呈白色,毛髮狀,沒有卵囊;隨著發育,身體逐漸透明,腸道和卵巢清晰可見,通常伴隨綠色卵囊。成熟的錨蟲體色渾濁,並覆蓋著附著的藻類。受感染的魚類通常會出現局部皮膚出血和潰瘍,這會影響攝食和生長。常見的受感染魚類包括草魚、鳙魚和鯉魚。
2.鰓吸蟲病 鰓吸蟲屬於纖毛蟲綱,是一種透過纖毛移動的寄生生物,主要寄生於魚類的鰓和皮膚表面。受感染的魚類通常表現為呼吸急促、鰓絲發紅以及體表黏液分泌增加。在嚴重的情況下,鰓組織可能會壞死,導致呼吸窘迫甚至死亡。鯽魚、鯉魚和草魚等淡水魚類尤其容易受到鰓吸蟲感染。
3.纖毛蟲病 纖毛蟲也是水產養殖中常見的寄生蟲,種類繁多,例如小瓜蟲(Ichthyophthirius)和斜紋夜蛾(Chilodonella)。纖毛蟲主要寄生在魚的皮膚、鰓和鰭上,導致體表變白、鰓絲阻塞和組織損傷等症狀。在嚴重的情況下,這些症狀會損害魚的呼吸和游泳能力。鯉魚、草魚和鳙魚等淡水魚容易受到纖毛蟲感染。
4.白斑症 白點病,又稱“白點病”,是由一種名為小瓜蟲(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)的小型纖毛蟲寄生蟲引起的。這種寄生蟲會鑽入魚的表皮,形成小白點,並感染魚的皮膚和鰓,導致魚體表面出現可見的白色病變。嚴重感染時,魚會表現出痛苦的症狀,摩擦表面,並可能逐漸虛弱甚至死亡。白點病常見於各種淡水魚類,尤其是在魚類密集的環境中,例如鯉魚和金魚。
這些寄生蟲病不僅影響魚類健康,還會降低養殖效率。因此,定期監測水質、改善養殖環境並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減少寄生蟲感染的關鍵策略。